鞏義市仁源水處理材料廠
聯系人:孫經理
手機:15838253283(微信同號)
電話:0371-66557686
郵箱:1813885391@qq.com
地址:河南省鞏義市工業園區
水處理藥劑生產廠家非離子聚丙烯酰胺NPAM探營浙江省首座全地埋式20萬噸/日污水處理廠
水處理藥劑廠家非離子聚丙烯酰胺NPAM探營浙江省首座全地埋式20萬噸/日污水處理廠。2020年的第一天,杭州余杭臨平地區又多了一座新公園——臨平凈水廠“水美公園”正式開園。
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白墻黛瓦、人工濕地、網球場……走在公園里,猶如走進一座江南水鄉園林。要說與其他公園相比有何特別之處,不仔細觀察還真發現不了。
“曲徑通幽處,地下有乾坤。”在公園的地下,就是浙江省首座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杭州余杭臨平凈水廠。
水美公園長啥樣?污水處理廠為何要建在地下?又是如何運行的?1月1日上午,記者前往一探究竟。
一、公園高顏值 打造凈水主題工業旅游綜合體
水美公園的具體位置,就在東湖高架路與滬杭高鐵線交叉口。
走進公園,滿眼綠色。雖是冬季,園內綠草如茵、樹木成林。臨平凈水廠負責人沈德龍帶著記者逛公園。他說,公園占地200多畝,綠化面積超過一半。
再往里走,就看到小橋流水、亭臺樓閣,一排白墻黛瓦的杭派民居,連同藍天白云一起倒影在水塘中,恍如走進江南園林。不僅環境好,這里還有網球場等運動設施。
元旦佳節,杭州天氣晴好,不少附近市民來到公園里逛逛。“我家到這里,走路五六分鐘。這個公園非常好,環境好,漂亮。”62歲的市民許根賢樂呵呵地說。
沈德龍介紹,地上公園集“人工濕地+江南園林+市民休憩+運動休閑+文化展示”功能于一體。
“我們在公園里設置了很多水生動物小品,比如魚、龍蝦等。小朋友可以與它們互動,了解污水處理的知識。污水處理科普館還在籌備中。”他說,他們的目標是打造凈水主題工業旅游綜合體。
二、污水處理不臭 日處理能力達20萬噸
白墻黛瓦的杭派民居,是凈水廠的辦公區域。走進辦公樓,坐上電梯,沈德龍帶記者下到了約7米深的地下一樓。
這是一個全封閉的地下污水處理廠,于去年6月正式投用。一條長長的走廊貫穿東西,兩側分布著污泥脫水間、加藥間、除臭區、生化處理區、水解酸化區等一個個車間、區域。通過封閉的玻璃門往車間里探,只能看到運輸的管道和一些設備。
剛下到地下,記者聞到一股泥土味,但遠說不上是“臭味”。待了一段時間,鼻子適應了地下空氣,泥土味也沒了。
“我們污水處理廠是全封閉的,可以把臭氣集中起來,然后進行處理。”沈德龍說,這就避免了因污水處理產生臭味而對周邊百姓造成影響。
他介紹,地下污水處理廠占地74.2畝,分為兩層,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是20萬噸。“目前,臨平地區6個鎮街的17萬噸生活、工業污水,就是在這里凈化處理的。”
凈化處理后的尾水,能達到什么水質?排向哪里呢?
沈德龍介紹,因為采用先進的“膜生物反應器(MBR)污水處理工藝”, 尾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相當于河道四類水;絕大部分尾水通過管道排到錢塘江。
他又帶記者回到地面,在一個水池邊,一個出水口不停有水出來。他說:“目前一部分尾水進行中水回用。公園河道、水池里的水以及灌溉水,都是的。我們希望以后可以慢慢提高中水回用的比例。”
三、“廢地”變“寶地” 探索土地高效利用新模式
原本的臨平凈水廠,選址并不在如今的位置,設計也是地上模式。
在節約集約用地的大背景下,余杭區積極探索新模式,將臨平凈水廠開創性地選址在滬杭高速與東湖路互通匝道區,并在科學論證基礎上采取全地埋式設計。
為何要如此選址、設計?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余杭分局土地儲備發展中心副主任邱興告訴記者,主要是為了提高整體土地利用效率。
首先,臨平凈水廠目前所在地塊,為高速、高架互通匝道環繞土地,常規來說是閑置土地,開發利用價值并不高,一般種植綠化。將臨平凈水廠建在地下,且分上下兩層,占地近74.2畝。
“這比常規的相同處理能力的地上污水廠節約近2/3的土地。”邱興說,在節約土地的同時,還大大提高了所在地塊的利用價值。
其次,原選址的256畝土地,可以進行更高價值的開發。不僅如此,由于常規地上模式建設的污水處理項目有噪聲、異味等,半徑300米影響范圍內約500畝土地有環境負效應。
因此,總計有約750畝土地將得到更高效利用,而且化解了污水處理廠建設中的“鄰避效應”。
更多水處理藥劑廠家非離子聚丙烯酰胺NPAM詳情點擊:http://www.5358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