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市仁源水處理材料廠
聯系人:孫經理
手機:15838253283(微信同號)
電話:0371-66557686
郵箱:1813885391@qq.com
地址:河南省鞏義市工業園區
2020年結晶氯化鋁生產廠家排污口數千、瀕危魚類減六成:黃河將迎最嚴監管
2020年結晶氯化鋁廠家排污口數千、瀕危魚類減六成:黃河將迎最嚴監管。黃河下一步的生態環境治理目標已經明確。近日,記者專訪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連煜。他指出,黃河水資源開發已突破警戒線,近30年間黃河魚類資源數量減少約一半,土著珍稀保護魚類資源減少六成,強化流域生態環境監督和推進制度建設迫在眉睫。未來,還將堅決遏制重點區域違背自然規律的人造水景觀行為。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是生態環境部派出機構,自去年機構改革后設立,主要負責流域生態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相關工作。這意味著,黃河流域管理機制再次理順。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早在上古時期,炎黃二帝的傳說就產生于此。黃河以河情復雜和難以治理著稱于世。
長期以來,黃河面臨水資源過度開發、生態功能嚴重破壞、生物棲息地喪失等問題,經濟社會用水和生態保護間矛盾尖銳。
1、黃河水資源開發突破河流生態環境警戒線
記者:目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存在哪些突出問題?
連煜:黃河以河情復雜和難以治理著稱于世,其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低,資源性缺水特征突出,競爭性用水矛盾尖銳。經過長期治理,水土流失、泥沙淤積、洪水災害和經濟社會用水困難等情況得到有效控制,但仍存在水資源過度開發、河流高強度管控、河湖污染等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導致流域經濟社會和生態保護間矛盾日漸尖銳,嚴重影響流域生態安全和人民群眾幸福感。
黃河砂石廠造成水土流失
圖/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
記者:你剛提到黃河流域水資源過度開發,嚴重到什么程度?
連煜:黃河現有水庫規模遠超黃河多年平均徑流量和水資源可利用量。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80%以上,枯水年甚至高達85%以上,遠超一般河流開發利用警戒水平。水資源過度開發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造成了極為顯著的影響。
目前,黃河干支流水量與動力條件不足、流量均化等水規律條件改變問題突出。人工干預下黃河的實測徑流量,已由上世紀的汛期占比60%改變為如今的非汛期占比60%,河湖空間維持需要的中常流量和造床流量大幅減少,并造成河湖環境自凈流量缺乏、生態流量常態化打折的情況。流域超指標和超計劃違規取用黃河水資源,已經成為黃河生態流量難以保證、損害流域生態環境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黃河中下游的二三級支流及部分一級支流,除主汛期外已常年斷流,如果我們把黃河干支流比作人體的血管,實際就是目前許多毛細血管已呈干涸和壞死狀態,“還水與河”已成為河流機體維持的最根本舉措。
支流徑流量嚴重不足
圖/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
記者: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用水和節水狀況如何?
連煜:黃河流域農業用水約占總用水量的65%,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數只有0.49,寧夏、內蒙古等灌區大引大排問題較為突出,農業水資源浪費與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十分突出。
黃河流域分布有我國重要能源煤化工基地,分布有較多的煤炭和石油開采、煤化工及金屬冶煉等產業,高耗水、重污染和依托能源資源的產業結構特點顯著,工業生產技術與資源利用水平偏低、流域產業結構偏重、企業規模偏小和工業結構性耗水量大及污染治理能力總體偏低等特征明顯。
黃河沿線工業園區
圖/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
黃河水環境狀況差于全國河流平均水平,中游區域干支流的水污染問題很嚴重。黃河流域粗放發展與用水問題,已經成為污染河湖的關鍵因素,一方面水資源利用產生污染物負荷增加,另一方面用水導致河湖納污能力快速降低,加劇水環境損害。
另外,黃河干支流水環境承載能力低且與經濟社會布局不匹配,流域排污控制水平·較低,污染負荷量大。現狀每年流域入河廢污水量約在42億立方米左右,主要干支流規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四千多個,城市污水處理率在50%左右,再生水利用率不到10%,環境監管還很薄弱,違法排污問題時有發生,亟待進行系統治理并強化監管。
入河排污
圖/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
2、黃河流域自然濕地和魚類資源衰減嚴重
記者:黃河人工開發加劇,這對黃河流域河湖生態功能有何影響?
連煜:過度開發黃河水資源,導致河湖生態空間被擠占、河湖水量減少和水文情勢變化,加劇河流人工化和破碎化影響,導致河湖自然生態功能萎縮和破壞,加劇“與河爭地”“與河爭水”和“水退人進”等違背自然規律現象的發生。
我們有調查表明,近30年間黃河魚類種群數量減少約一半,土著和瀕危保護魚類資源減少六成。作為重要生物多樣性保護地,黃河上游及主要支流各類水庫水電站對土著特有魚類棲息地構成脅迫。
同時,黃河源區水源涵養能力降低,源區氣候變化、雪線上升、凍土改變和過度放牧問題,對黃河水資源與生態安全構成流域威脅,源區草地退化和沙化土地的修復問題極為突出。
黃河源區退化草原
圖/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
與上世紀80年代相比,黃河流域濕地面積減少16%,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及河口灘涂濕地等重要自然濕地分別減少25%、21%和40%,大于10平方千米的11個湖泊面積和蓄水量分別減少26%和10%以上。
與黃河自然生態服務功能持續降低情況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流域人工濕地面積增加幅度達60%以上,營造大面積景觀水域對流域生態構成破壞的現象不斷發展。
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侵占
圖/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
記者:黃河流域水沙條件變化及影響是什么?
連煜:現階段黃河水量和沙量減少已達20%和85%以上,水沙變化表面上是會對黃河下游及河口三角洲的河勢流路、灘槽形態、河海關系等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會對復雜的黃河治理乃至治河方略及流域生態環境產生全新和重大影響。
黃河水沙問題特殊,流域發展和保護問題復雜。面對復雜和影響顯著的流域氣候改變、植被與河流驅變因素調整、入黃泥沙和河川徑流量不確定變化影響等問題,需要系統和深入地開展河流與流域生態的影響與對策研究工作。
3、強化流域生態環境監督和推進制度建設迫在眉睫
記者:黃河管理與流域發展保護方面,有哪些不適應的問題?
連煜:在現有資源環境法律、資源分配、水價體系和生態補償背景下,黃河現行的流域管理方式,與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與資源環境協同保護和生態環境統一監督定位關系也尚需協調,流域管理的保護體制和管理機制還存在創新問題。應亟待推進和強化流域統籌、區域履職的生態環境統一監督,落實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的統籌與保護責任。
應急水環境監測
圖/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
記者:保護和治理黃河流域生態問題,在頂層設計和法律法規的制定落實上,有什么計劃?
連煜:黃河資源稟賦條件差,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問題突出,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方針,貫徹“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量水定發展”要求,把水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強化黃河流域生態功能的保護和修復。
應推進《黃河法》等法律法規與標準建設,試點研究和推動流域生態補償制度。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監管政策制定的同時,研究流域綠色低碳指標征稅與考核制度。開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的相關監測、評估與綜合監督。
我們要全面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格局構建,以生態文明總體要求編制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實施監督,謀劃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戰略布局,為助推流域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系統支持。
黃河口水生態監測
圖/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
記者:黃河流域生態與水功能保護和修復有何進展?
連煜:開展黃河承載能力、流域“三線一單”等重要生態空間的監督管理,構建流域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統籌與協同管理構架。
其中,重點實施河源區、三角洲區域生態保護和干支流黃河廊道等生態空間的自然服務功能保護與修復。強化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和重要生態功能區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區域的保護與生態管控。因地制宜、分類分區制定生態保護治理和修復的工程措施與制度政策,有序實現生態治理修復任務目標,確保流域重點治理和修復要求落到實處,促進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的有效提升。
三角洲國家自然保護區侵占
圖/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
記者:如何推進黃河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連煜:研究將生態破壞治理、修復情況及成效納入流域內地方績效考核,以責任區域生態環境完好率、破壞率、修復率為指標要求,探索實施生態環境獎懲和損害責任追究。
其次,強化黃河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剛性約束的保護管理,研究構建以水域納污量、水域可利用水量、水域水功能達標和生態流量管理為一體的生態環境許可;強化以水資源和水環境為核心體系的流域生態補償,推行對流域排放、生態流量、岸線濕地等資源開發和生態空間的生態環境統一監督。
針對流域突出的資源、社會和生態環境問題,強化黃河流域空間、總量、環境準入管理,嚴格審批對空間占用的建設項目和資源利用活動,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管理,控制生態影響和破壞增量。
另外,強化流域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及時發現并依法查處生態環境破壞行為,并鼓勵社會公眾對黃河生態破壞行為進行監督舉報。
黃河流域主要水生態環境問題調查組在沋河張家莊斷面現場測試
圖/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
4、全面開展黃河生態環境問題的專項整治
記者:下一步針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有什么重點安排?
連煜:結合黃河生態問題整治專項行動,我們將對流域生態問題進行全面排查,建立問題臺賬和銷號制度,嚴格實施生態環境問題的整改。
針對流域突出的水資源過度開發、重點區域水污染與水環境破壞、河湖空間生態功能侵占與損害、城市集中飲用水安全等資源與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將全面強化河湖與流域生態環境的督察監督與執法監管。
我們將推進和實施流域重點生態保護和修復等重大工程,提升黃河源區水源涵養能力、支持上中游水土保持、強化重要支流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開展河湖生態水量調度的生態環境監督,修復下游河流廊道生態和河口重要生境。
記者:未來黃河流域重點保護修復區域在哪里?
連煜:我們將持續推進黃河河源區、河口區及主要河流生態廊道的保護和修復。構建以龍羊峽-劉家峽為核心的源區水源涵養與淡水資源庫保護體系,為流域水環境和生態環境安全奠定基礎。推進黃河河口流量(水量)指標與生態適宜性管理,推進河口區域的生態保護與生態功能修復,保護三角洲生物多樣性。
打贏流域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針對流域產業發展的環境保護難點和污染治理的約束瓶頸,開展流域“一河一策”“一區一策”的生態環境保護針對性管理,以生態環境保護促進流域產業結構轉型和綠色高質量發展。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將強化黃河生態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保護要求,推進流域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和科學修復。堅決遏制重點區域違背自然規律的人工林建設和人造水景觀行為。
記者:黃河流域規模以上入河排污口超過四千個,是否會進行統一摸排和整治?
連煜:這只是初步摸排情況,針對黃河重點區域超載開發與水污染問題,2020年要全力推進流域入河排污口的專項檢查與管控管理,研究并實施分區域的水環境保護與水污染防治要求。
此外,還將開展黃河健康診斷評估,構建流域河湖生態健康評估體系,推進自然資源開發和河湖岸線生態空間的生態評估,加強河流生態流量過程、生物棲息地及重要狹域敏感生境保護的生態評估,發布流域和重點區域的生態環境公報。
排污口調查
圖/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
記者:今后如何加強提升流域研究能力和水平?
連煜:全面推進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需要構建國家黃河生態環境研究創新平臺,加強黃河生態環境重大問題研究與技術攻關,提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能力支撐。
在新技術推廣方面,將充分運用衛星遙感、大數據、遠程高清視頻監控系統等技術手段,強化在流域生態系統監測預警、風險防控和突發事件應急等方面的應用。
更多2020年結晶氯化鋁廠家詳情點擊:http://www.535899.com/